加拿大高级外交官、中加友谊的奠基人:切斯特•郎宁(Chester Ronning)

Caifu Magazine | by Caifu Global
CN

Real Estate","Real Estate",E115="Magazine>Current Issue","Current Issue",E115="Magazine>Subscribe","Subscribe",E115="Leadership>Leaders Archive","Leaders Archive",E115="Lifestyle>Arts & Culture","Arts & Culture",E115="Market>Overseas Investment","Overseas Investment",E115="Industry>Agriculture","Agriculture",E115="Industry>Mining","Mining",E115="Lifestyle>Travel","Travel",E115="Market>Economic Outlook","Economic Outlook",E115="Market>Stock Market","Stock Market",E115="Industry>Financial","Financial",E115="Lists","Lists",E115="Events>About Event Department","About Event Department",E115="Market>Investment Management","Investment Management",E115="Magazine>Letter from the Editor","Letter from the Editor",E115="Industry>Technology","Technology",E115="Industry|Market>Personal Finance","Personal Finance",E115="Industry","Industry",E115="Magazine","Magazine",E115="Leadership","Leadership",E115="Lifestyle","Lifestyle",E115="Market","Market",E115="Events","Events",E115="Industry>Education","Education",E115="Lifestyle>Entertainment","Entertainment",E115="Industry>Manufacturing","Manufacturing",E115="Leadership>Entrepreneur","Entrepreneur",E115="Industry>Life Sciences","Life Sciences",E115="Lifestyle>Food & Drink","Food & Drink",E115="Events>Caifu Event Review","Caifu Event Review",E115="Industry>Telecom","Telecom",E115="Lists|Industry>Real Estate","Real Estate",E115="Magazine>About Us|test","NOT-COMMON",E115="Magazine>Letter from the Editor|test","NOT-COMMON",E115="Industry>Travel","Travel",E115="Events>Caifu Events Preview","Caifu Events Preview",E115="Magazine>Archives|Uncategorised","NOT-COMMON",E115="External events","External events",E115="Industry>Transport & Logistics","Transport & Logistics",E115="Uncategorised
","NOT-COMMON",TRUE,0)" alt="" />Leadership4a

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毛泽东主席的一篇《纪念白求恩》让中国人记住了加拿大,也让中加双边关系史的形象与白求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其实,还有一位加拿大人也为建立和发展中加关系和友谊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孜孜不倦地推动中加两国建交,被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Jean Chrétien)称赞为“中加友谊的奠基人”,他就是切斯特•郎宁(Chester Alvin Ronning)。

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

Leadership4b加拿大著名外交官郎宁于1894年12月13日出生在中国湖北襄阳的一个传教士家庭,从小在襄阳长大,能说一口地道的襄樊话,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他也是第一个在襄阳出生的外国人,郎宁对此感到十分骄傲。

1890年郎宁的父亲(Halvor Nilius Ronning)及他的胞妹等一批牧师被派遣到中国,传播基督教义和西方文化。随后他们在这里开设襄樊境内最早的西医院鸿恩医院、基督教会、西学性质的鸿文书院,郎宁父亲为书院校长。郎宁在鸿文书院与当地中国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学习,度过了他快乐的童年时光。直到1908年,他才随家人回到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定居。1920年,任职于皇家石油公司地质学家助理的郎宁哥哥(Nelius),在一次地质勘探工作途中,遭遇暴风雨不幸溺水身亡,哥哥的意外去世也改变了郎宁的人生。带着哥哥生前原本打算结束勘探工作就回到襄樊的愿望和自己渴望在中国教书的愿望,郎宁再次回到了他的出生地襄樊,于1923年至1927年在鸿文中学(原鸿文书院)任教并兼任校长。教学期间,他亲身目睹了高涨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对中国革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1927年,郎宁接收受邀请,担任卡姆罗斯路德学院院长。任职5年里,他的教学及课程教学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在教育领域名声卓越。同时,在从中国返回加拿大后,郎宁在阿尔伯塔省当地农民们的盛邀下,加入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阿尔伯塔农民联盟”(The United Farmers of Alberta),并于1930年成为卡姆罗斯联邦席位候选人之一,1932年代表该联盟参加阿尔伯塔省议员的选举,取得成功。

竞选时,郎宁的对手曾讥讽他说,郎宁是在中国出生的,是吃中国人的奶水长大,那么他具有中国人的特性。郎宁随即回应,如果说吃中国人的奶水就具有中国人的特性,那么发表这种言论的人是吃牛奶长大的,那么他该具有什么特性?

1942年,郎宁应征入伍,于1945年8月至11月担任加拿大皇家空军情报分析处处长。1945年进入加拿大外交界,同年于11月再次踏上中国国土,与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返回重庆的董必武和章汉夫同机,就职于加拿大驻重庆大使馆参赞。随后,他先后担任加拿大驻重庆大使馆参赞、加拿大驻挪威、冰岛大使,加拿大外交部远东司司长等职位。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根据记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0月3日,南京军管会邀请驻扎南京的各国领事馆官员参加新闻发布会,当军管会外事处处长黄华正式宣布建国消息时,当时在座只有郎宁懂得中文,经黄华同意,郎宁现场为其他官员进行英语翻译,而他也成为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用英语传递给全世界的第一人。

新中国建国后的20多年里,郎宁不遗余力地为推动中加建交、呼吁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促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深入了解等方面做出巨大努力。他曾在《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就如何理解中国人和中国人的愿望一题发表文章,还多次表示加拿大同中国建交是维护远东和平的关键,并指出美国应及时修正对华政策中的错误。

1970年10月,中加正式建交,郎宁为加拿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关键性贡献。当时任职加拿大总理的皮埃尔特鲁多曾说:“我们都为加拿大同中国建交感到高兴,但最为高兴的加拿大人应该就是郎宁了。这位退休外交官多年来一直倾尽全力呼吁加拿大承认中国”。

郎宁对于加拿大外交做出了贡献,特别是为发展加中两国友好关系,做出巨大贡献。1972年,郎宁被授予加拿大最高荣誉联邦一级勋章(Champion of the Order of Canada),并多次以国宾身份受邀到访中国。1983年,为庆祝郎宁90岁生日,中国政府更是专门为其在北京的万里长城举行寿宴,湖北省及襄樊市也为其举行生日宴会和烟花表演。

加拿大各大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将郎宁称为“伟大先生”,“他是农民(farmer)、牧场主(rancher)、老师、音乐家、雕刻家、士兵、飞行员、政治家、作家和外交官”。而许多中国人,更亲切地称他为中国老友,虽然他外表如血统基因的白色皮肤,但是却拥有中国的文化思想,有着中国人的生活及思想道德水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副总理黄华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大篇幅高度称赞朗宁,而周恩来总理更是亲切地称他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并主张所有中国人民“要永远不能忘记这位曾经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过贡献的国际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