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奥运之城----------专访北京冬奥审委会宣传部长王惠
- Caifu Magazine | by Caifu Global
- CN
Real Estate","Real Estate",E179="Magazine>Current Issue","Current Issue",E179="Magazine>Subscribe","Subscribe",E179="Leadership>Leaders Archive","Leaders Archive",E179="Lifestyle>Arts & Culture","Arts & Culture",E179="Market>Overseas Investment","Overseas Investment",E179="Industry>Agriculture","Agriculture",E179="Industry>Mining","Mining",E179="Lifestyle>Travel","Travel",E179="Market>Economic Outlook","Economic Outlook",E179="Market>Stock Market","Stock Market",E179="Industry>Financial","Financial",E179="Lists","Lists",E179="Events>About Event Department","About Event Department",E179="Market>Investment Management","Investment Management",E179="Magazine>Letter from the Editor","Letter from the Editor",E179="Industry>Technology","Technology",E179="Industry|Market>Personal Finance","Personal Finance",E179="Industry","Industry",E179="Magazine","Magazine",E179="Leadership","Leadership",E179="Lifestyle","Lifestyle",E179="Market","Market",E179="Events","Events",E179="Industry>Education","Education",E179="Lifestyle>Entertainment","Entertainment",E179="Industry>Manufacturing","Manufacturing",E179="Leadership>Entrepreneur","Entrepreneur",E179="Industry>Life Sciences","Life Sciences",E179="Lifestyle>Food & Drink","Food & Drink",E179="Events>Caifu Event Review","Caifu Event Review",E179="Industry>Telecom","Telecom",E179="Lists|Industry>Real Estate","Real Estate",E179="Magazine>About Us|test","NOT-COMMON",E179="Magazine>Letter from the Editor|test","NOT-COMMON",E179="Industry>Travel","Travel",E179="Events>Caifu Events Preview","Caifu Events Preview",E179="Magazine>Archives|Uncategorised","NOT-COMMON",E179="External events","External events",E179="Industry>Transport & Logistics","Transport & Logistics",E179="Uncategorised
","NOT-COMMON",TRUE,0)" alt="" />
6月初的北京,湛蓝的天空飘着的白云,《财富世界》杂志专程前往北京冬奥申委会专访冬奥会宣传部王惠部长。王惠部长向我们介绍了这次北京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情况,我们为她清晰的思路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所折服。
人民群众的需要
谈到北京申办冬奥会,王部长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出来申办冬奥会,第一个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的需要。”王部长用自己小时候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中国的变迁: “我小的时候喜欢花样滑冰,但是我经过很多年的奋斗,才拥有一双冰鞋,非常的珍惜,后来不再滑了也不舍得扔,一直保持着,像文物一样收藏着它。买一双冰鞋是十几块钱,当时我们小的时候,这是很多家庭很难拿出的一笔昂贵的费用。”
“但是现在中国人买双冰鞋,买滑雪的器具,已经很容易了。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产生了这样的需求。我们中国的北方每年有5个月漫长的冬季,所以很多人有这个愿望,他们愿意去锻炼身体,强化自己的体魄。尤其他们觉得冬季运动和大自然亲近,更具有挑战性,更多彩多姿。溅起的雪花、冰花,那种欢乐,使人觉得有一种驾驭大自然的感觉,所以很多年轻人喜爱上了冬季运动。”
王部长提到:“人民群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冬季运动”。“像我们北京周边,在90年代,只有9个滑雪场,但是前几年,滑雪场已经变成200个了。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冬季运动,滑雪场不够用了,尤其是周末、假日,人满为患,现在我们已经有500个滑雪场了。20年之内,我们从9个滑雪场变成500个滑雪场。您说这个变化是仅仅是政府推动的?不是,这些滑雪场全是商家自己投资,他们为什么投资?因为他们看到商机了,因为有这个市场。哪来的市场?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群众为什么需要?因为他们呼唤健康,因为他们希望自己参与到冬季运动中来,所以参加冬季运动正在并且将更多的成为中国人的时尚,这是我们去申办冬奥会的第一个原因: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奥运之城
对于这次申办冬奥会的成功,王部长充满了信心,在王部长心中北京就是一座奥运之城。:“我们有着非常好的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在老百姓心中,大家对奥林匹克的认同感超过了任何其它国家的城市,就是因为北京是奥运之城啊。”王部长对我们说: “大家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奥运会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促进,所以大家对奥林匹克有感情,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得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支持率的一个原因。老百姓支持我们,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能够有信心去申办是因为我们身后有着这么多群众在支持,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在支持我们。”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有经验。我们办过2008年奥运会了,留下了一批场馆、设施,更重要的是人才。你看我们在座的人,包括张女士,她跟我一样都是在2008奥运会的时候在这里工作,上一次申办奥运会我就在这个位置上,我们这些人非常有经验。以前奥运会的时候,28个大项的主任都是全世界各地聘来的,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28个大项的主任全部是中国人。现在我们这些人才都留下了,因此我们办了夏奥会以后又去组织了亚运会、大运会和青奥会,这批人才为确保这些大会的顺利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我们又来申办冬奥会,如果申办成功的话,这些人还将继续服务于这个冬奥会,所以我们的人才和我们留下的经验,包括我们做奥运会的情节,都是其它的国家所不具备的,我觉得是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零风险
在北京申办冬奥会的优势中,王部长特意提到的一点就是北京在很多方面是零风险。王部长说:“首先是安保零风险,在北京办奥运会一定是安全的、可靠的,我们会让大家完全放心。其次就是我们的接待能力零风险,因为我们北京的酒店、机场、运输能力、城市的地铁,这些都是非常完备的。北京的机场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吞吐量的机场,我们再把第二机场建成了以后,就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机场了。任何一个大的城市直接飞北京,航班非常的方便,这些都是我们特别大的优势。还有媒体接待,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32278个记者来到了北京,这么大批量的记者到了我们这里,他们走的时候只有两个字,叫“满意”,非常满意北京奥运会的媒体服务。可以说北京的媒体服务为全世界的奥林匹克,包括任何一个赛事树立一个新的标准,从此以后国际奥委会和大的体育组织都依照北京奥运会媒体服务的标准来去给其它的城市提要求。还有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没有风险,这个是肯定是没问题的。财政保证,没有风险。中国市场的潜力,没有风险。”
在提到这次冬奥会收支问题时,王部长说:“国际奥委会对任何一届奥运会都会有三大担心,第一个担心:没有观众,我们中国不会有这个问题,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已经试过了,我们的一票难求。当时我们的网络售票是美国人设计的,他们哪里想到第一个小时,中国人就八百万人上去买票,一下就把整个网给崩了。他们没有想到中国人对奥运会的感情是这样的。还有一个不担心就是刚才我说的财务不会担心。在任何一个国家他们都担心财政问题,场馆盖不完怎么办?但是北京没有这个问题,肯定我们早早就把场馆盖好啦。我们08年办奥运会,06年我们的场馆就建成了,所以财力是没问题的。第三他们担心志愿者,怕没有人来为这个赛会来服务。我们北京不用担心这个,为什么呢? 我们当时的志愿者要10万名,结果来报名是130万。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认为能够零风险的办好一届冬奥会。”
文化的交融
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赛,更是一种文化,不仅是奥运精神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更是世界不同文化的深入交流与融合。对此王部长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次我们办奥运会选择的地方是北京和张家口,这两个城市正好是在长城的两边,北京在长城的里边,张家口在长城的外边。我们说长城内外是故乡,我们就把冬季奥运会放在长城脚下,这是非常独特的。长城是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有多少个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贡献给冬奥会呢?”
“还有,如果我们申办成功的话,会在2022年的2月4号开幕。那时候是咱们中国春节,无论是长城还是春节,都是全世界都知晓的、重要的符号,一个是我们地理的符号,一个是我们的历史文化积淀的符号。我们把中国的春节作为冬季奥运会的一个文化的特质贡献出去,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吗?哪一个国家能把自己民族最大的节日奉献出来?”
节俭的奥运会
办一届节俭的冬奥会,是这次申办冬奥会的一个口号。王部长告诉我们:“节俭的冬奥会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首先我们办冬奥会不用建太多的场馆。如果我们申办下来冬奥会,在北京的冰上运动只需要建一个大道速滑馆,其他的我们都已经有了,不需要新建了。雪上的呢?我们在张家口的雪道只需加以改造,也不用去投资专门建雪道。延庆的临时场馆比赛完了就变成我们的旅游休闲、度假、训练、夏令营活动的地方。这是一个方面的节俭。
对于节俭,王部长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想强调的一点是节俭不节俭,您要看它的使用率。我们场馆的利用率是全世界最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人多,因为我们需求量大。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场馆从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用了三个理念保证了它的再利用:第一个,业主制,场馆由政府委托业主来建设,建设完了以后这个场馆归业主,业主必然考虑它的赛后利用。像五棵松的场馆,各种各样的比赛、演唱会,一个接着一个,想订上还不容易呢。第二个,我们把很多的场馆建在了大学里,譬如说北大、人大,很多大学都有,大学生在不停地用。第三个呢,就是放在社区里,归了老百姓。那社区里的活动就非常多,每个周末都爆满,利用率高到这种程度它能不节俭吗?它已经平摊了成本。”

环保的奥运会
对于很多人担心的北京环保问题,王部长说:“我们可以把冬奥会变成一个我们改善治理环境的一个契机。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北京重视空气质量的程度远远超过任何人的想象,因为我们北京人在这里呼吸。让老百姓能有好的空气,能在洁净的空气下生活,这是北京市政府现在心中最大的一件事情。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我们出了《环境保护法》,推出了十条非常严厉的规定,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包括企业、社会都必须从保护环境出发来发展经济。北京市政府推出了一个2013年到2017年的环境治理的规定,又推出了一个2017年到2022年的环境治理的规定,每一个都是5年,来保证环境治理。我们已经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现在效果已经产生了。今年一季度,PM2.5已经下降了百分之十九。您看今天北京的天空已经是蓝天白云了,但是它确实还需要继续治理,还要加大力度。我们申办2022年冬奥会对于空气治理无疑是个巨大的推动,因为我们要保证到那时候让全世界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到这里能够感受到好的空气。但是受益的首先是北京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会努力的推进,您尽管放心。”
全民的奥运会
对于这次申办冬奥会,王部长的眼光已经超越了竞技运动,而是把奥运会作为作为机促进中国的全民体育运动的契机。“北京奥运会的遗产,不是什么场馆,也不是什么城市的建设,也不是什么地铁交通,而是把全民参与运动的愿望和能力给调动起来了。”王部长说:“现在中国人锻炼、运动的愿望非常强。比如说自行车、铁人三项、游泳,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有。尤其冬季运动这些年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了,如:北京出现了96支青少年的冰球队,最小的孩子也不过就5,6岁,而最大的孩子也就是上中学,队员有有两千多人。他们的家长说:我们希望下一代更健康,希望他(她)是能够跟大自然交融的非常好,体魄非常健壮的孩子。”
“我们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计划也在推行,我们就是要鼓励青少年他们把体育运动当成他们生活的时尚。这些措施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国人对冬季运动,包括所有体育运动的兴趣越来越广,很多人已经把体育作为一种自己的娱乐方式,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过去中国人比较穷,见了面大家都会问“你吃了吗?”因为能吃上一顿饱饭就觉得很荣耀。现在呢,年轻人互相见了面都是在问“你打球了吗?你滑冰了吗?你是不是参加了什么长跑了?” 这些变化是因为体育运动已是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了人们关心的话题。当人们去追逐这种快乐的时候,这个民族才是真正的健康。”
祝福北京
我们祝福北京也相信北京能够举办一届成功的冬奥会。通过对王部长的专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北京最大的优势不仅仅是场馆和设施,更重要的是人,是全体中国人的支持和参与,是那些即有使命感和责任心又有能力和经验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我们采访过很多加拿大政要,像王部长这样充满热忱又具有杰出能力的并不多见。不仅仅是奥运会,中国今天的成功都在于中国有很多这样杰出的人才。